戏说一代重臣王琼二三事
2021-03-30

王琼,字德华,号晋溪,别号双溪老人,明太原县人。从小聪敏过人,4岁能楷书,8岁通《尚书》,12岁据独室勤奋读书,有“神童”之称。成化二十年登进士,历事成化、弘治、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。由工部主事六品之官,直到户部、兵部、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。王琼一生做了三件被后人称赞的大事。一是治理漕河。二是平定宸濠叛乱。三是统制西北边防。历史上称他和于谦、张居正为明代三重臣。嘉靖十年(1531)王琼奉旨回京任吏部尚书。次年七月王琼病死于京师住所。王琼一生为官清廉,洞察世情,研究经史,给后人留下许多有实战经验的宝贵遗产。著有《漕河图志》、《西番事迹》、《北虏事迹》《双溪杂记》等书籍及许多诗文。对故乡太原县也有许多建树,曾修葺太原县城城墙,修葺文庙,劝率官民在风峪口外修筑防洪坝堰。

可以说,王琼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。部分传说故事至今还广为流传,颇有趣味。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。

据说,在明朝天顺三年,榆次县令专程来访太原县令,商讨引潇河水灌溉两县农田的相关事宜。作为一种礼节,太原县令自然要出门数里外去迎候榆次县令。当二位县令官轿相遇,准备回城的时,狂风大作,顷刻间大雨而至。无奈下,一行人只能停在路边一户人间门口避雨。两县令还心身未定,只听得屋内传出婴儿哇哇啼哭声。只听得里面有人喊:“夫人生了,生了个儿子。”这时的榆次县令长叹一声说:“本官行走几十里,没想到给人家看门来了。日后这婴儿做官定不在我等之下”。太原县令擦了一把脸上的水珠道:“看来我太原县要出人才了。而这位刚出生的婴儿就是日后官至一品的王琼。

相传,有一年在朝为官的王琼回乡探亲,没有带随从官员,更没有让地方官员去迎接,独自一人坐小二的一辆牛车回到太原县家中。一个叫凤儿的丫环纳闷的问车小二说:“听说老爷官拜一品大员,应该很气派才对,怎么坐个咯吱咯吱的牛车就回来了?看看咱的县太爷出门都鸣锣开道,前簇后拥,官来轿往,百姓避让,咱老爷几年没回来,谁能相信他是个大官呢?”王琼听见了,轻轻地笑了笑说:“官大也不能讲气派,咱是为民办事的,拿架子,摆威风,还算为民办事吗?说完便离去了。可丫环却不管这些,眼睛直瞪着小二说“到底咱老爷是大官还是小官。”小二说:“想知道咱老爷的官大不大很简单。你悄悄把老爷的帽子放在县衙大堂,你看看县太爷会不会下跪就知道了。本是一句玩笑,丫环却当真了,于是悄悄地拿着老爷的帽子,偷偷摆放在县衙的大堂上。第二天一早,ㄚ环跑到县衙却看到威风八面的县太爷手捧乌纱帽跪在堂前,头也不敢抬的样子。由此可见,王琼其人虽官居高位,但是为人却没有一点架子。

游客点评

戏说一代重臣王琼二三事

* 为必填选项
* 点评内容

内容不超过200字

* 请输入昵称
提交